2月20日,《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重磅報告發布。報告通過列舉事實的方式,從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五個層面揭露了美式霸權的五張面孔。
事實俱在,真相昭昭。梳理美國近年來濫用政治軍事、經濟金融、科技文化霸權的種種惡行劣跡,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清了美方做法對世界和平穩定和各國民生福祉帶來的嚴重危害。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不是美國以謊言遮掩霸權的“秀場”。美國濫施霸權貽害全球,必將為其霸道任性做派付出代價。
政治軍事霸權危害不淺
近年來,美國肆意妄為濫用政治霸權,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
細細數來,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例子比比皆是,借“推廣民主”之名在拉美推行“新門羅主義”,在歐亞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策動“阿拉伯之春”,給多國帶來混亂和災難;美國對國際規則采取雙重標準,以私利為先,毀約退群,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之上;美國借助盟友體系拉幫結派,在亞太地區強推“印太戰略”,糾集“五眼聯盟”“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大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強迫地區國家選邊站隊,實質是制造地區分裂、煽動對抗、破壞和平;美國還肆意評判他國民主,公然炮制“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隔閡分裂,煽動對立對抗。
軍事霸權與政治霸權相生相伴。正如美國前總統卡特所言,美國無疑是世界上最好戰的國家。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1776年獨立以來,美國動用武力不斷擴張,屠殺印第安人,入侵加拿大,發動美墨戰爭,策動美西戰爭,吞并夏威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挑起或發動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用軍事霸權為擴張開路。
美國軍事霸權釀成數之不盡的人道慘劇。2001年以來,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90萬人死亡,其中約33.5萬人是平民,數百萬人受傷,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經濟金融霸權損傷福祉
多國專家認為,美國濫用經濟金融霸權,肆意“收割”全球財富,損傷世界人民福祉,給世界經濟帶來動蕩不安。
美國利用“鑄幣稅”攫取全世界財富,憑借一張成本僅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讓其他國家實實在在地向美國提供價值相當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目前,美元霸權已成為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的主要根源。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濫用金融霸權,向全球市場注入數萬億美元,而買單的卻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2022年,美聯儲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轉向激進加息政策,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歐元等多種貨幣大幅貶值,創下20年來新低,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遭遇嚴重通貨膨脹、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無獨有偶,美國還操縱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在援助他國時施加附帶條款,要求受援國推行金融自由化、加大金融市場開放,使受援國經濟政策符合美國戰略,為美國資本滲透和投機減少障礙。
可以說,美國經濟金融霸權已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大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截至目前,美國已對古巴、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委內瑞拉等近40個國家實施過經濟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響。“長臂管轄”已淪為美國借國家公權力打壓商業競爭對手和干涉正常國際商業交易的工具。
科技文化霸權惡行昭昭
在科技領域和文化領域,美國同樣濫施霸權惡行昭昭。
長期以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制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美國借知識產權保護之名搞知識產權壟斷。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華為公司等多家中國企業深受其害;美國借民主之名維護科技霸權,打造“芯片聯盟”“清潔網絡”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簽,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借口;美國還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如今,美國是全球竊密大戶,作為“黑客帝國”早已惡名遠揚。
與此同時,美國慣用文化來加強和維護其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美國在電影等商品中植入美國價值觀。通過影視產品、圖書、各種媒體以及資助非營利性文化機構,“嵌入配售”美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打造出以美式文化為主導的文化和輿論空間,推行文化霸權。美國文化霸權從“直接介入”走向“媒介滲透”和“世界喇叭”,在干涉他國內政時,更加依靠美國主導的西方媒體,煽動全球輿論。除此以外,美國奉行雙重新聞自由標準,粗暴打壓他國媒體。通過種種手段讓別國媒體“消音”。美國還濫用文化霸權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建立起專門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聞媒體和文化傳媒機構。
近年來,美國濫用霸權趨向極致,已經站到了世界進步潮流的對立面,成為世界舞臺上最大的麻煩創造者、秩序破壞者與悲劇制造者。目前,這些單邊主義、唯我獨尊、倒行逆施的霸權做法,正在引發國際社會越來越強烈的批評和反對。失道寡助,是當今美國的真實處境。(法治日報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