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鐵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加快推進西部鐵路網規劃建設,為西部“留白”增色添彩。“一主兩輔”“南北雙環”架起天山南北溝通的橋梁,公益性“慢火車”穿行戈壁大漠,“鋼鐵駝隊”拓展“一帶一路”朋友圈……在祖國西北的廣袤大地上,“鐵力量”奏響了開放發展的奮進樂章。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袤的戈壁大漠間,在鋼鐵新絲路上,“鋼鐵駝隊”風笛悠揚,譜寫著天山南北開放繁榮的美好篇章。
伴隨聲聲笛鳴,萬噸列車疾馳,煤炭保供列車一路向東,廣袤的新疆大地,鋼鐵巨龍滿載著希望奔馳在戈壁大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審視、謀劃、部署新疆工作,深化對治疆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牢記囑托,踐行使命。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強化國企擔當,全面從嚴治黨,夯實黨建基礎,正風肅紀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以“黨旗在運輸一線高高飄揚”的主題實踐,引導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解發展難題,在新征程上蹄疾步穩謀新篇、開新局。
鐵路建設繪就發展新藍圖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強基達標,穩步推進各項鐵路建設工程,不斷填補新疆鐵路建設空白點。
俯瞰新疆大地,“三山夾兩盆”是最顯著的特點。鋼鐵新絲路正以豪邁的氣概在這1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不斷延伸。
要想富,先修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堅持在大局下行動,把完善新疆路網規模、優化路網結構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開放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邊疆鐵路建設,實現了新疆鐵路建設聯網成片的發展格局。
2012年12月,進出疆主通道蘭新鐵路全線實現電氣化運營。
2014年12月,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線及南疆鐵路吐庫二線相繼開通運營。
2015年12月,臨哈鐵路額濟納至哈密段全線開通運營,標志著新疆鐵路第二條出疆大通道正式貫通。
2020年12月,格庫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新疆鐵路第三條出疆大通道形成。
2022年6月,和若鐵路開通運營,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完成“閉環”。
蘭新高鐵的開通,使既有蘭新鐵路貨運能力得到兩倍以上的釋放,年運輸能力達到了4億噸以上;進一步拓寬了新疆、甘肅、青海三省區及中亞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優勢資源的運輸通道,使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優勢。
蘭新高鐵和既有蘭新鐵路成為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西部人員流動、促進西部物流發展的主通道。新疆、青海、甘肅三省區搭上了鐵路發展的“經濟發展快車”,沿線各地“經濟版圖”得到優化,發展潛力被激活,一條綿延數千公里的經濟帶崛起在新絲綢之路上。
新疆鐵路路網結構從早期蘭新鐵路的“一”字形,發展到由蘭新鐵路、南疆鐵路構成的“人”字形,再到目前“一主兩輔”“南北雙環”的鐵路網。
新疆鐵路“末端型”路網狀況進一步改變,東聯西出能力提升,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交通支撐,“亞歐交通樞紐中心”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蘭新鐵路、格庫鐵路、臨哈鐵路“一主兩輔”“南北雙環”路網功能,不斷提升鐵路運輸保障能力,打破了以往的運輸格局,方便了沿線群眾出行,有利于沿線金屬礦石、原煤、石油等礦產資源外運,對推動旅游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鐵路營業里程從2012年的4914.2公里,增加到2021的7759.4公里,覆蓋新疆80%以上縣級行政區。
創新實踐打造開放發展路
十年來,新疆鐵路聚焦貨運增量、客運提質和復興號品牌戰略,創新實踐,推出一系列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區域經濟開放發展強勁引擎。
9月19日至23日,萬眾矚目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新疆鐵路攜帶著“新東方快車”“喀什號”精品列車、中歐班列等一系列客貨物流倉儲特色服務產品精彩亮相。從2013年開始,新疆鐵路就在中國—亞歐博覽會上賺足了眼球,簽下了系列大單。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打破思想、制度藩籬,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交通強國建設,著眼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順暢、服務區域經濟穩定大局;建立市場導向的營銷體系,做好全程物流總體設計,打造貨運營銷隊伍,建立貨運服務中心,簽訂戰略客戶運輸服務協議。
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以板塊營銷攬來第一手貨源,以細微服務吸引回頭客,用專項運輸方案贏得新增量,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運輸梗阻,實現物暢其流。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以“市場細分、定制服務、項目負責、流程管理、機制驅動、業績評價”為重點,不斷完善現代物流企業高效率架構,推動生產力布局調整和修程修制改革,優化生產運輸組織,升級裝備設備,打通運輸堵點,列車開往市場所在的方向。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積極貫徹打贏藍天保衛戰部署,落實電煤保供要求,立足鐵路綠色低碳運輸優勢,發揮烏將鐵路、紅淖鐵路、庫俄鐵路煤炭運輸主通道作用,大力推進“公轉鐵”運輸,做好電煤保供、疆煤外運等工作,為美麗新疆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貨運發送量不斷攀升,貨物單日裝車量從3000車增加到12000車,歷史紀錄不斷刷新;年貨物發送量從2012年的6932.7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1.856億噸。
2019年8月8日,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在新疆烏魯木齊至庫爾勒投入運營,新疆進入復興號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相繼開行南北疆城際列車,復興號動車組開行至南疆庫爾勒、塞外江南伊犁和油城克拉瑪依,公益性“慢火車”100%完成升級改造。1小時、4小時交通圈及12小時城市圈,催生了新疆旅游發展大格局,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坐著列車暢游新疆。
新疆鐵路客運快速交通圈趨于完善,全疆客運站達83個,圖定列車開行65.5對,出疆直通旅客列車19對,已通達除西藏、海南、天津等七省區市以外的所有地區。
團結拼搏聚力實干展作為
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鋼鐵駝隊”煥發出了新生機,中歐班列從全國多地陸續通過新疆開往中亞、歐洲。
十年來,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胸懷“國之大者”,立足核心區,暢通“東聯西出”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推動中歐班列“朋友圈”不斷擴大。
7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聽取整體情況介紹,通過實時畫面察看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各功能區和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現場作業情況,并同工作人員及現場辦事人員親切交流。
聚焦“國之大者”,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主動擔當作為。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疆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發揮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輻射優勢,創新性開行疆內集拼集運中歐班列;持續優化兩個口岸站運輸組織,對外加強與哈薩克斯坦鐵路部門協調配合,橫向協調海關、邊檢等部門,合力解決影響交接車效率的難點問題,確保各作業環節有序銜接,實現班列解編、換裝、查驗、放關同步交替進行,保證了國際聯運大通道的安全暢通。近十年來,新疆過境的中歐班列達3.9萬列、占全國的50%以上。新疆累計始發中歐班列以年均55.1%的速度增長。
今年2月,新疆喀什地區、阿拉山口市獲批國務院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兩個綜合試驗區成為我國跨境電商通往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等國的快捷通道,擁有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跨境電商獨特的區位優勢。
借勢發力。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在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兩個鐵路口岸創新采用快速通關、信用交接等措施,自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阿拉山口鐵路口岸新增中歐班列運行線路22條,口岸通行中歐班列線路累計達91條;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新增9條中歐班列線路,口岸通行中歐班列線路累計達73條。兩個鐵路口岸通行中歐班列數量突破11000列,通達歐亞19個國家和地區。
翻過的是歷史畫卷,迎來的是嶄新未來!瞄準市場、創新發展,闊步向前,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走出了一條穩中有進的上揚曲線。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深入推進,陣陣風笛代替了延續千百年的聲聲駝鈴,令新疆再次迸發出生機與活力。
供稿:《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新疆記者站(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字:關擁軍 胡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