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德宏10月4日電 題:中緬邊境戍邊民警:披荊斬棘 守護邊境轄區安全穩定
作者 何曉泓 李清艷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山河。”在中緬邊境,德宏邊境管理支隊中山邊境派出所民警一直堅守在高山密林之間,披荊斬棘,守護邊境轄區安全穩定。
巡邊守邊 面對困難披荊斬棘
漫長的邊境線上森林密布,斷崖、陡坡等特殊地形遍布其中。“都跟上,別掉隊,注意腳下,小心有蛇!”教導員唐志宏沖著身后的巡邏隊員們大聲提醒道。
蚊蟲毒蛇是巡邊路上最為常見的“絆腳石”。民警金學明回憶,“我在第二次巡邏的路上,脖子被蟲子咬了一口,回去以后腫了很大一塊,傷口一直流黃水,反反復復了兩個月才好。”
而披荊斬棘則是戍邊民警的工作常態,沿著已經開辟出的一條巡邏路,經過了2小時的步行,巡邏隊員們穿過了山間密林,來到了稍開闊的界河沿岸。界碑在哪里,信念就在哪里。民警們來到105號界碑,拿出紅油漆為界碑描紅,為界碑換新上衣。

打擊犯罪 面對民眾有交代
2019年6月,年輕的傣族小伙雷建明來到了中山邊境派出所,成為一名民警。艱苦的環境更加堅定了他要為一方民眾服務、保家衛國的初心,他信心滿滿地奔赴到了工作崗位。
投身工作后, 雷建明發現接處警、群眾工作并不如想象般簡單。深知自己的不足,他加強法律條款的學習,翻閱卷宗查缺補漏,逐漸成長為“辦案能手”。
2020年6月,雷建明獲取線索,得知張某某有販賣毒品的嫌疑。經過調查研判,他帶領民輔警到張某某家進行搜查并傳喚,卻未搜查到毒品,案件面臨“零毒、零口供”的困難局面。雷建明并未輕易放棄,從視頻監控、聯系技偵等多種手段找尋破案的新方向,歷經4個月,最終將鐵證擺在張某某面前,讓其對販賣毒品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禁毒是我們重點整治的工作,不放過任何打擊毒品犯罪的機會,這是對自己的交代,更是對民眾的交代。”雷建明說。
一心為民 傳承戍邊“法寶”
“我們轄區278平方公里,邊疆民眾工作要做好,自己就要到民眾中去。”教導員唐志宏笑著說。村寨之間較遠,常年驅車在山路顛簸,讓他的耳朵不如從前靈敏,但他始終一心為民,堅守崗位。
“一名老人在新村二組醉酒,昏睡在了路邊,你們快來看看。”1月,值班室接到民眾報警后,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現場。老人已經意識不清,無法清楚表達自己家庭住址和親屬聯系方式。民警們立刻走訪周邊民眾、比對信息,最終確定了老人的家庭住址,驅車30多公里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中。
堅持“民意引領警務發展,警務服務民意滿意”,把難事辦好、把好事辦實,這是一代代戍邊民警傳承的“法寶”,也是他們贏得民心的“秘訣”所在。他們始終相信,艱苦是邊疆的底色,而堅守才是邊疆的內核。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守護一方熱土是他們矢志不渝的選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