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都會推出主題漫畫的“鏟史官”團隊,今年的作品也如約而至。畫面中,一個孩子的手穿過寫滿名字的紀念墻,與一支筆相連。配文上寫著,“從2017年開始,紫金志愿者就會一筆一劃把遇難者名單墻上所有人的名字描新!薄耙晕抑P,寫你之名。記憶和思念,不因時間而消減!
漫畫主創團隊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揭秘這一系列漫畫背后的故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楊甜子 通訊員 方向 金玥
還記得嗎?這些年刷屏的公祭日漫畫
●2016年,朱彥團隊首次發布公祭日主題漫畫。畫面中兩個小女孩都將手伸向對方,卻永遠夠不著——79年的歲月間隔,讓咫尺變天涯!澳悄陙y世如麻,愿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兩個跨越時空的小女孩隔空對話,戳中無數人淚點,也成為本報封面報道的素材。
●2017年,朱彥團隊又出了一個新版本:兩個男孩子的形象。“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相遇,我一定會告訴你,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在2017年公祭日當天,這張催淚的漫畫以極快的速度在網絡平臺傳播開來,人們既感動又心酸,寫下“勿忘國恥,珍惜和平”等留言,紛紛轉發。
●2018年,鏟史官團隊為漫畫畫上一個溫暖的結局——“今年外國友人庇護著的小女孩正是當年那個小女孩。這就是那個跨時空的女孩。”“縱使黑暗無邊,你讓世界重回人間。”
今年,聚焦志愿者,“以我之筆,寫你之名”
今年的構圖還是采用左右的布局,左邊是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右邊是志愿者描新的手和筆,畫面左邊加了2016年跨越時空漫畫當中小女孩的剪影,代表著當時的遇難同胞。名單墻上的字,一半是重新描過的黑色,一半是尚未描新的灰色。這些字雖然有的已暗淡模糊,但志愿者手執毛筆,一年一年地將它們描新,讓每一個名字得以醒目地展現。“描新,也就是描心,有心,民族的記憶就不會消退!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位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側,一直被民間稱為“哭墻”!澳暇┐笸罋⒂鲭y者名單墻”全長43米,高3.5米,目前共刻有10665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姓名。2017年開始,每年的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紫金草志愿者們都會一筆一劃將遇難者名單墻上一萬多個名字描新,追思逝者,祈愿和平。
漫畫主創團隊“鏟史官”CEO鄧玲玲告訴記者,每年12月13日,公祭日我們都會發一張漫畫。這幾年以人物為主圖,2016年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角度出發,是兩個小女孩的牽手。2017年,畫的是兩代年輕人的相遇,是從抗戰將士的角度出發。去年是拉貝,是致敬幫助過我們的外國友人。
鄧玲玲說:“今年這張圖是聚焦志愿者。我們被看到的一則新聞感動,2017年開始,每年11月份,大學生志愿者會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墻上遇難者的名字重新描新一遍。挺震撼的,一萬多個名字,四萬來字,11月份的天氣室外只有幾攝氏度,他們要花兩周的時間,在寒風中裸露著手,一筆一劃把這些名字描繪一遍。無法去現場體驗他們描繪這些名字時的感覺,但我能夠感覺到現場這種沉重的氛圍!
鄧玲玲說,通過新聞,能夠感受到這些志愿者想要留住時間,留住記憶,留住親人的心情。活動每年都有不同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就像接力賽一樣持續下去,挺有意義的,讓年輕人身體力行去觸碰歷史,體驗歷史,把民族這段傷痛記憶傳承下去,把對親人同胞的這份思念傳遞下去!八,我們今年設計的這張圖,就想通過志愿者的視角,以我之筆,寫你之名,來表達我們共同的心愿,留住時間,留住歷史,不讓記憶和思念,隨著時間而消減!
一張漫畫,籌備一年
漫畫的作者朱彥是南信大2007屆校友,此前多次接受過本報記者采訪。他告訴記者,揚子晚報是他上大學的時候必買的一份報紙。
朱彥說,今年是他和鏟史官團隊連續第四年發布公祭日主題漫畫,以這樣的方式銘記歷史,緬懷遇難同胞。
今年推出新漫畫,人民日報、揚子晚報等媒體紛紛轉發,再次引發刷屏時,朱彥正在醫院無法接聽電話。記者微信問他,每年都推出一個全新角度,如何構思?他告訴記者,其實之前做媒體工作時,就因為做策劃,啃過不少史料,還做過南京保衛戰的動畫視頻,采訪過幸存者和不少專家學者,還跟公益組織一起做過老兵眾籌項目。
現在做公祭日漫畫,雖然是每年一張漫畫,但背后的籌備和付出并不少!捌鋵嵨覀兠恳荒甑娜甓荚陉P注受難同胞的相關訊息,新聞基本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今年的策劃其實從年初就開始在想了,年初我還特地再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仔細參觀。因此到年末的時候,大家心中都有好幾個方案了,通常都是好方案爆滿的狀態!
像《二十二》這樣“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上映時,他們也會去看!白屓丝吹搅诵掖嬲哒鎸嵉臓顟B,非常感動!敝鞆┱f,最后采用了鏟史官鄧玲玲的方案,“今年主要是重心放在志愿者這塊,他們代表了為紀念日付出和努力的人群。”
版權仍屬于全體中國人,但大家還是很尊重版權
“原來你們每年的今天都在”,網友紛紛表示,“感謝你們為了銘記歷史創作了這么多期作品,更感謝你們每年公祭日的真情流露!
之前的作品一經上傳,便全網刷屏,對于自己的創作被修改轉發,以及不少熱心網友發私信給他們,詢問轉發是否需要版權,該團隊表示,圖片版權屬于全體中國人,“只要能夠被人看到,激起大家的共鳴,就已經達到我們的目的!边@一表態感動了很多網友。
對于今年新發布的公祭日主題漫畫,“鏟史官”團隊依然表示,“版權屬于全體中國人,歡迎轉發!
朱彥告訴記者,“微信后臺和微博私信都有網友或者媒體問我們可不可以授權。其實他們直接使用圖片就可以,但是他們還是問了我們,感覺大家都很尊重我們的版權,很感謝大家!
朱彥透露,可能明年會用更豐富的新媒體形式去展現公祭日主題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