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29日電(錢晨菲 彭曉霞)這是一段穿越80年的紀念。25日至28日,“紀念周恩來同志視察浙江抗戰80周年系列活動”在浙江舉行。
足跡
初春時節,杭州西天目山下,層巒疊嶂,滿眼滴翠。26日,山腳下的百年老屋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80年前,時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在西天目山留椿屋與時任浙江省國民政府主席的黃紹竑會談,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80年后,中新社原副社長、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創始會長、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會常務理事、周恩來侄女周秉宜;黃紹竑后人黃妙君、黃振麗等重聚于此,重溫周恩來同志當年的浙江之行,共緬偉人風范。
“80年了,整整80年了。”參觀至留椿屋懷恩廳的周恩來畫像前,周秉德駐足感嘆。在周恩來與黃紹竑會談的客廳里,周秉德、周秉宜、黃妙君、黃振麗四人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雖然這是第一次來留椿屋,但當我一踏入這里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親切,此次與黃紹竑后人的相聚意義深遠。不只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也要多了解歷史,了解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繼承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敝鼙抡f。
在留椿屋前,周秉德、黃妙君等人還攜手種下了兩株浙江楠樹,并許下了五年之約!氨麓蠼,沒想到我們今天能一起種樹,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秉S妙君難掩激動。她告訴記者,當年周恩來與黃紹竑也曾一同植下友誼之樹,如今這份情誼將由他們延續下去。
留椿居前,周黃兩家人一同品茶,聊著家常,再續80年的緣分。
緬懷
周秉德告訴記者:“伯父在浙江的20天,視察了12個縣,作了20多場報告與演講,他堅定的信念和誠懇的態度深深地感染了當地人民的抗日斗志!
追思故人,黃妙君表示,在周恩來同志的積極推動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浙江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黃紹竑與共產黨在浙江的抗日組織一直有良好的合作。
周秉德表示,“我們新時代的新青年有我們的新責任,時代在變化,革命精神是永遠不能變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銘記歷史,繼承先輩永不言敗,團結一致,理想堅定,不忘初心的革命精神,為偉大的中國夢去奮斗!
該活動主辦方代表,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常務副社長、總編輯柴燕菲表示,此次系列活動,正是為了緬懷周恩來同志的不朽功勛,追憶偉人風采,重溫那段光輝的歷史。“我們希望以媒體之力,把這不朽的精神豐碑繼續傳承發揚下去,共做追夢人,一同為新時代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家風
據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的資料記載,周恩來的一生中至少34次到浙江,在浙江生活、工作了至少145天。在1939年3月的浙江之行中,他以祭掃祖塋、尋訪親友的名義回到紹興,進行抗日宣傳工作。
同樣是三月。2019年3月28日,與會嘉賓們沿著偉人當年的足跡來到紹興,重訪紹興唐家岙周家祖墓、紹興龍山越王殿等地,“穿越時光”與歷史對話。
“伯伯在填寫籍貫時,始終填的是‘浙江紹興’。”周秉宜回憶,雖然伯伯出生于江蘇淮安,但依舊保留著很多紹興人的習慣,比如愛吃紹興菜——梅菜扣肉,淮安舊居里用的也是典型紹式“三眼柴火灶”。
“我的父親王戍是1939年周恩來故鄉行的親歷者。當時我父親16歲,還是一名初中生,看到周恩來穿著軍裝威武的樣子,便肅然起敬。”周恩來姑父王子余曾孫王宏說。
王宏根據父親生前的敘述和文稿回憶道:“在我祖父和父親陪同掃墓的路上,周恩來不談國事,只向周家族長詢問周家各代祖先的姓名。掃完墓回到城里,還在本族的空頁上端端正正地寫上他和他兄弟的名字,所有人都認為周恩來確是專程來紹興尋根問祖的!
“1998年我父親到紹興參加周恩來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會見了當年隨周恩來到紹興的秘書邱南章,這時父親才知道,1939年3月29日至30日這兩個晚上,邱南章在和紹興地下黨的領導人聯系。周恩來在我家到后半夜二、三點鐘是為了掩護邱南章進行秘密的調查工作!蓖鹾暾f。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仍一直與紹興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情系故鄉。
周秉宜回憶道,曾經有紹興堂叔到北京找周總理商議祖墳之事,同時希望安排個人工作!安敃r召集了在京的周家弟弟妹妹們,讓這位長輩坐在中間,自己則坐在旁邊的小沙發上,耐心解釋平墳是為了緩解中國地少人多的矛盾,希望家鄉人理解!
“我是國家的總理,不是周家的總理”,總理的諄諄教導讓周秉宜至今難忘。
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表示,作為浙江人,周恩來對浙江懷有深厚的感情。他生前曾30多次回到浙江,在浙江度過了140多天。為了浙江的發展,周恩來嘔心瀝血,浙江的山川大地,留印著他的堅實足跡,銘記著他的音容笑貌,周恩來永遠活在故鄉人民心中。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浙江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聯合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