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5日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與字節跳動聯合發起“DOU知計劃”全民短視頻科普行動,號召全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及其他具備科普內容創作能力的機構和個人,基于抖音短視頻平臺積極創作科普短視頻。

發布會上,抖音科普運營負責人介紹了“DOU知計劃”的具體內容:成立抖音科普顧問團(首批成員包括13位兩院院士、25位專家)、DOU知短視頻科普大賽以及抖音“知識增容行動”。其中,抖音產品的“知識增容行動”將對通過初選的參賽隊伍以及科普顧問團成員提供5分鐘長視頻權限。抖音科普運營負責人表示:“5分鐘長視頻權限能夠讓抖音平臺上科普工作者清晰地呈現知識含量更為豐富的科普內容,進一步提高科普知識的普及度和接受度。”
針對科學知識信息含量大、專業度高的特性,抖音“知識增容行動”從科普內容和平臺兩個層面進行知識擴充。內容層面,抖音將攜手MCN及專業內容生產機構為科學家們提供視頻創作知識,讓精通科學知識的科學家與熟悉抖音玩法的專業團隊共同產生內容,實現優質內容與趣味表達知識的結合;平臺層面,將充分發揮平臺作用,為科普達人內容創作提供完備的功能空間。
5分鐘長視頻權限,為科普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知識生產容量和創作空間。抖音賬號@NHCC全球探險的運營負責人段煦在發布會現場的案例分享環節表示,NHCC全球探險的視頻素材來源于全球100余自然觀察地點,基于博物學研究傳統,每一次拍攝創作的過程,都有計劃的點、線、面的觀察,包含環境氣候、動植物和地貌等。例如對大西洋東岸亞北極-北極的紀錄片拍攝,幾乎每年同樣的時間、地點和記錄同樣的項目,本身就是一部環境變遷的研究素材,龐大的素材量需要足夠的短視頻空間承載,5分鐘的抖音知識增容行動為NHCC全球探險等類似機構提供了更多的科普表達空間。

“知識增容行動讓抖音成為用戶的知識擴容器,讓用戶在挑戰趣味的形式下進行知識的分享和學習。”抖音科普運營負責人指出,越硬核的知識,如科普和應試類科學的內容,在抖音的歡迎程度越高,越硬核的作者點贊率和粉絲粘性也越高。截至2019年2月28日,抖音平臺科普內容累計已經播放量已超過3500億,條均播放量高出抖音整體條均播放量近4倍,用戶點贊量已超過12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