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學霸回鄉當村醫:愿做村民健康“守護人”
■記者 廉晶 任娜文/圖
“感謝郭大夫對我的照顧和關心,感謝玉皇廟衛生院所有的醫護人士,你們的行為令我感動。”近日,西安醫學院師生的手機被一封77歲老人的感謝信刷了屏。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省首屆醫學類訂單定向委培生郭發剛,去年剛從西安醫學院本科畢業的他,放棄了優厚待遇的機會,到漢中市留壩縣玉皇廟鎮中心衛生院做了一名鄉村醫生,也將西安學子四年前的“承諾”一一兌現,成了村民們健康的“守護人”。
一封77歲老人的感謝信
“他不僅看病還處處為鄉親們著想”
老人口中的“他”,便是剛剛畢業不久的郭發剛。其實,郭發剛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本科期間,他參加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獲西南西北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三等獎。畢業成績幾乎全優,被學校評為“優秀畢業生”。 用班級同學們的話說就是,他有專業條件可以選擇更好的就業環境,但是他卻遵從四年前的一紙承諾,去了玉皇廟鎮中心衛生院,做起了鄉親們的健康使者。談起緣由,郭發剛說:“其實當時畢業分配時,我的內心也有短暫的猶豫。但想到學醫的初心,想著當時簽署的一份承諾,我決心用行動來踐行自己的諾言。”
由于當地的醫療衛生條件不是特別好,“看病基本靠手,工作基本靠兼任”,像他這樣大學畢業的專業全科醫生幾乎沒有,秉承著對大學生的天然信任,每天前來就診的鄉親們非常多。77歲的梁本忠便是其中一員。
那天,郭發剛下鄉入戶檢查,貧困戶老人梁本忠說他總感覺右側胸痛,腋窩也疼得很,在村醫處用藥治療后疼痛并沒有減輕。郭發剛為老人做了墨菲氏征檢查,結果呈陽性。“你這是膽囊炎發了,得去我們醫院治療。”第二天老人來到門診,但是身體狀況很差,呼吸困難,氣喘較重。詢問病情得知老人有冠心病及慢性支氣管炎病史,夜里不能平臥。多項檢查后發現老人雙肺濕羅音,墨菲氏征陽性,雙下肢輕度水腫,是心衰表現以及膽囊炎癥。郭發剛趕忙對老人進行了抗感染和擴管、利尿治療。
沒想到下午,稍有好轉的老人便央求回家,郭發剛一再詢問后得知,由于交通不便,老人不得不租車來看病,但租車費用每天得30元,對于本就不富裕的老人來說費用偏高。郭發剛決定每天親自接送老人。當天下午,他便將老人送回了10里外的家中。第二天早上,又冒著大雪將老人從家中接到了醫院。就這樣經過兩天治療,老人身體狀態逐漸地好轉。
中午,老人手拎著吊瓶來到辦公室,送來了感謝信。他見人就夸:“郭醫生太貼心了,不僅給我看病,還處處為我著想。”郭發剛卻說:“其實這是我們每一個醫務人員都應該做的。我覺得是職責所在,還有就是‘用心’。既然來了基層,就人到心也到。”
想在鄉間揮灑青春
做鄉親們健康的“守護人”
郭發剛依稀記得2018年年底,初到玉皇廟鎮中心衛生院時的情形,山路崎嶇不平,鎮上的飯店也只有幾家,吃飯都成了問題。“現在我慢慢學會了做飯,工作也忙,生活已經步入‘正軌’了。”他笑著說。
郭發剛告訴記者,其實,正是這種艱苦的條件,才激起了他的斗志。“我想一步步把當地的村醫也帶動起來,也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全科醫生。”郭發剛畢業后,就與同學們組建了定向全科醫生規培微信群方便業務交流。同時,他還自主運營微信公眾號“陜西基層定向醫生”,將自己的經歷和工作小事分享到公眾號上,讓更多的人理解以及支持全科醫學發展。
據了解,免費醫學定向生采取全科型模式培養,通過定向培養方式,為鄉鎮衛生院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為”的具有較高素質的全科型臨床醫學高級專門人才。通俗來說,全科醫學就是為人民提供涉及生命、健康和疾病全過程、全方位的涵蓋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指導的‘六位一體’式照顧性醫療服務。
郭發剛說,他愿做村民們健康的“守護人”。到了基層,他一顆心就撲到工作上,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認為理所應當的付出和關愛,村民們卻記掛在了心上。這條“鄉醫路”雖然辛苦,但是自己卻不后悔,定會一路背負著鄉親們的信任和肯定,將青春的芬芳播撒在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