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批先建3億投資至今無果 源怡股份泰州項目難產資金壓力凸現
源自微信公眾號:山東財經報道
2015年6月19日,這是新三板公司山東源怡能源(831702)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源怡股份”)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江蘇源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源怡”)的工商注冊日期。
“增強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源怡股份對于江蘇源怡寄予厚望,不過,距此近三年時間,江蘇源怡投資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至今未獲得當地環保局以及發改委的批文,并曾因為手續不全而被叫停項目建設。
據了解,在江蘇源怡周邊已經有三家生物質能發電企業在運營。對收購原材料半徑有著嚴格要求的生物質發電企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收購成本的上漲,還將決定著企業盈利與否。
江蘇源怡如果不能獲得批文,那么其數千萬元的前期投資將打水漂,而即使獲批,其能否實現預期盈利同樣將面臨考驗。顯然,這兩個結果都是資金壓力巨大的源怡股份不愿意看到的。
3億投資項目目前仍未獲批文
“我們也是年前才接到他們提交的申請材料。”2月24日,泰州市行政審批局負責項目核準的一位張姓負責人告訴山東財經報道記者,他們將根據國家和江蘇省的項目核準備案管理目錄進行核準,“如果申請報告符合要求很快就能獲批,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得重新修改調整,具體什么時間能獲批就不好說了。”
實際上,早在2015年6月3日,源怡股份董事會就已經審議通過了投資設立江蘇源怡的事項。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15年6月19日,江蘇源怡注冊成立,法人代表為孫兆明,注冊資本5158萬元。
“江蘇省源怡生物發電項目地面工程完工,即將開始主體建設。目前,工地各種建筑材料和設備全部到位,施工井然有序。”2015年11月17日,中國江蘇網的一篇報道稱,該項目建設周期為18個月,預計2017年2月竣工投產。
也就是說,在尚未獲得當地發改委批文之前,江蘇源怡就已經開始進行工程建設。
“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在沒有拿到批文之前,是不能進行建設的。”上述張姓負責人向山東財經報道記者表示,“據我了解,是之前的行為,當地政府已經糾正,叫停之后就沒動。”
“我們明確要求他們在沒有取得環保審批同意之前,生物質發電項目是不能進行工程建設的。”此前,華夏時報記者援引泰州市姜堰區環保局管理分隊一位梁姓負責人的話也證實江蘇源怡存在未批先建的行為,不過,由于也沒有取得環保部門的審批同意,這個項目在2015年底被叫停。
為何不及早提交項目申請以獲得批文而非要違規開工建設?“我們這里是浩源機械的保安室,不是你找的董秘辦。”2月24日,山東財經報道記者撥打源怡股份的董秘辦電話進行采訪,一名接聽電話的保安告訴記者,源怡股份公告中所留電話實際為浩源機械保安室電話。
源怡股份2017年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也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江蘇源怡項目的工程進度僅為20.23%,不過,該份半年報也并未對緩慢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任何說明。2017年半年報在建工程一欄顯示,江蘇源怡項目在建工程的賬面余額已經高達4996萬元。
業績大跌償債壓力巨大
源怡股份并未在當初的投資公告中披露江蘇源怡項目的投資額度,不過,泰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該項目的投資總額將在3億元。源怡股份在2017年半年報在建工程項目變動一欄披露的江蘇源怡的項目預算為2.8億元。
3億元的資金投入對于源怡股份來說并不輕松,這或許是其江蘇項目進展遲緩的主要原因。
“生物質發電項目所需建設資金較大,除股東原始投入外,資金來源主要依靠銀行借款及向實際控制人借款解決,導致公司流動負債金額較大。”源怡股份在公司財報中披露稱,如果銀行及實際控制人要求公司償還借款,將會使公司面臨一定的短期償債風險。
源怡股份2017年半年報顯示,其期末貨幣資金僅有1904萬元,雖然流動資產合計有1.17億元,但是其中9238萬元是應收賬款,而貨幣資金中,公司現金僅有13.47萬元,銀行存款僅有691萬元。
與捉襟見肘的貨幣資金相比,源怡股份的流動負債則高達3.06億元,其中來自實際控制人孫兆明的個人借款就高達2.28億元。
從財報來看,源怡股份的資金多數來自實際控制人的借款以及銀行貸款,為了獲得資金,源怡股份已經將占總資產28.05%的資產進行了抵押。
源怡股份半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在2017年2月份至3月間,公司先后用在建工程、土地、機器設備先后抵押貸款獲得了4000萬元的承兌匯票和5280萬元的長期借款,連帶責任擔保人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兆明、李愛清夫婦。
源怡股份公告稱,這些錢將用于源怡股份的日常運營和江蘇源怡的工程建設需要。
2017年半年報顯示,源怡股份的負債總計為3.68億元,較期初增長了17.93%。令投資者感到擔憂的是,節節攀升的負債背后,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卻大幅下滑,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818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29.06%;凈利潤 108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 61.84%。
“公司經營業績下降主要系公司發電機組進行了停機檢修,加之新建環保設備的調試運行、升級改造,致使發電小時數低于去年同期。 ”源怡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將加快建設全資子公司生物質能發電項目。
據悉,在江蘇源怡周邊還有三家生物質能發電企業在運營,這意味著江蘇源怡未來將面臨激烈競爭。“秸稈收購價偏高,也緣于競爭激烈。全省已建16個生物質電廠,11個分布在蘇北,生物質電廠布點密集,生物質燃料的市場競爭激烈。”江蘇當地媒體2017年1月份的報道稱,江蘇省運營3年以上的15個生物質直燃電廠,2015年依然有4家虧損。
而被源怡股份給予厚望的江蘇源怡不僅能否獲得批文尚屬未知,即便獲批仍將需要大約兩年時間的建設周期,資金捉襟見肘的源怡股份無疑將備受考驗。
記者:謝暉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