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旨在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
《行動方案》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強化政策支持、扎實有序推進、保障措施等部分,全文約5800字。
《行動方案》確定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基本原則。例如,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科學確定本地區整治目標任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做到干凈整潔有序。有條件的地區可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不搞一刀切。確定實施易地搬遷的村莊、擬調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圍。
再如,要示范先行、有序推進。學習借鑒浙江等先行地區經驗,堅持先易后難、先點后面,通過試點示范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帶動整體提升。加強規劃引導,合理安排整治任務和建設時序,采用適合本地實際的工作路徑和技術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絕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關于行動目標,《行動方案》指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缎袆臃桨浮愤根據地域和當地經濟條件分別制定相應行動目標。比如,《行動方案》提出,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污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村容村貌顯著提升,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人居環境質量較大提升,力爭實現90%左右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村內道路通行條件明顯改善。
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等地區,在優先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基礎上,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
《行動方案》提出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展廁所糞污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強村莊規劃管理、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等重點任務。
其中關于提升村容村貌,《行動方案》強調,要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大力提升農村建筑風貌,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點。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弘揚傳統農耕文化,提升田園風光品質。(完)